一、话题导入
由歌德的名言导入: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 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分享课本127页案例。解读案例并分析冲突类型:
1. 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 双避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
3. 趋避冲突:既向往(喜欢的),又拒绝(厌恶的)。
4. 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二、情景再现
1.家长回忆孩子曾经遇到过哪些矛盾冲突,交流。
2.老师总结补充:
A学习方面的冲突:先做作业还是先休息;学习时按照自己的意愿还是听家长的安排……
B友谊方面的冲突:朋友要做不对的事情,反对还是赞同……
C荣誉方面的冲突:既想当班干部又怕影响学习;上课想积极表现又怕同学说自己爱出风头……
D道德方面的冲突:没完成作业,是如实讲还是撒谎说忘在家里了……
三、探寻原因
孩子产生心理矛盾冲突的两大因素:
第一, 孩子自身因素
1.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课本131页的案例,引导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矛盾心理并适当帮助。
2.孩子已有的思维习惯:课本132页案例分享。
3.孩子的需求没有坦诚表达出来。有些事情只要坦诚表达出来,其实问题已经解决。
4.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性格因素。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性格,针对孩子的不同气质类型和性格对孩子进行帮助。
第二,家长方面的影响因素
1.家长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影响孩子。
2.家长对待孩子问题的态度。课本第136页的案例分享。
3.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
四、掌握对策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呢?
• 1.积极看待,正确引导。(课本138页的案例分享,让家长谈感受。)
• 2.指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第139页的案例分享,并让家长谈感受。
• 3.以平各的心态对待个人得失,做孩子的榜样。
• 4.随着孩子的成长,改进教养方式。
五、知行合一
1.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是成长和陪伴。为了做好这两点,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生命第一;
人际关系;
多陪伴,少应酬!
多鼓励,少批评!
多学习,少唠叨!
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 战胜困难!
2.观看视频:小品《我的爸爸》反思共勉。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