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之窗德育活动

田柳初中传统文化进校园

发布时间:2018-10-18 15:11 分类:德育活动 发布单位:政教处 点击量:1367 【公开】

田柳初中传统文化进校园经验交流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因此,理直气壮地而不是怀疑或者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事关下一代的学生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记得祖宗,记得自己的出身。

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是了解到冰山一角,随着货真价实的文化大师相继去世,中国几千年传承的儒家思想就存在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舞扇、民族器乐、书法等活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我们提出了“一二三四”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思路,即一个宗旨:“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强化“两项服务”:服务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推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四项教育”:经典诗文教育、传统节日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总目标,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通过充分“扬长”,我们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为途径,以民族器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适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因素及各层次的关系,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

一、诵读经典诗文,牢记优良传统美德。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许多诗句已成了国人在生活中互相传诵的语言,并成为做人准则,一代一代地流传。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好环境,小学生更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我校把经典诵读引进校园,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我们的校园,逐渐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的做法是:

(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之以恒,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校学生现有1000多人,学生的来源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而许多父母因外出打工挣钱,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关爱、管教和引导,孩子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对父母不尊敬,不爱做家务,缺乏礼貌,甚至有撒谎的坏习惯。为了改变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和孩子的行为习惯,我校以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来增强孩子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同时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中培植下了爱心、诚心、孝心,通过学习《弟子规》、《论语》之后,他们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也懂得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懂得了“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我校将古诗文经典、《中国谚语》、《歇后语》、《弟子规》、《论语》作为校本课程,全校普及诵读。低年级以《弟子规》、中年级以《中国谚语》、《歇后语》、高年级以古诗经典名句、《中国谚语》、《歇后语》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教材增加和调整: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增广贤文》,教材内容是经过老师们精心挑选的,打印成册,人手一份,旨在提高学生的中华古典文学品味。

为了加强校本课程实效性,确保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

2、我校要求保证每天不少于15分钟的诵读时间,为此特安排每周一、三、五下午200215的时间为经典诵读时间。每节课前让学生诵读每周一诗或四句(一诗为必背古诗一首,四句为四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3、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浓厚的校园经典诵读氛围,我们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定为经典诵读课。在这节课上,各科任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经典诵读,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4、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通过抓礼仪、促良好习惯养成等常规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创设经典诵读环境。

校园内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1、学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举行经典诵读展示,促进全体学生参与。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经典诵读”展示会、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同时,在学校组织的主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表彰和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热情。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已经不满足于经典诵读里的内容,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读书面。从开始找相关的古诗文书籍,到其他各种文学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二、普及民族乐器,提升欣赏审美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健康审美情趣,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这是我们一直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校园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音乐能使人的生活变得美好,精神世界得到充实,给人类带来不可言传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培养人的良好品质。有了音乐,就拥有了更健康、更快乐的人生……。

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们以美育为途径,以器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适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因素及各层次的关系,构建起以民族器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一体,认识民族器乐、学习民族器乐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明确目标地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1、全面开展横笛、口琴、竖笛、葫芦丝教学,普及民族音乐,让全体学生、老师通过学习民族乐器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这些民族乐器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演奏横笛、口琴、竖笛、葫芦丝的一般技巧,能够较为流畅地吹奏音乐课本中的乐曲。

3、在普及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器乐教育,培养一批特长学生与特殊器乐的特长老师。

(二)措施有效得力,促使学生热爱民乐。

为了推广学习民族器乐,培养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1、学习制度化。我们将每周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作为学生固定的学习时间,将多媒体教室、音乐室作为固定的学习场所,聘请艺术学校的教师进行特长培训。

2、搭建合作团体,给力民乐特色教育。特色的创建需要一支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证,我们与有能力的社会团体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如东方音乐学校、黄石市理工学院、阳光琴行等。现在他们有老师在我们学校定期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我们老师边教学生,也边教我们的老师,培训出更多的民族器乐教师队伍,以教学培育更多的学生,打造学校特色。

3、加大宣传,全面推广普及。相关民族器乐的图片,模型或实物在校园内布置、展出、陈列,增添民族器乐学习的气氛。学习民族器乐,除了部分学生,我们还发动全校老师、学生家长也来一起学习。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创设经典诵读环境。

校园内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1、学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举行经典诵读展示,促进全体学生参与。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经典诵读”展示会、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同时,在学校组织的主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表彰和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热情。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已经不满足于经典诵读里的内容,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读书面。从开始找相关的古诗文书籍,到其他各种文学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二、普及民族乐器,提升欣赏审美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健康审美情趣,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这是我们一直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校园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音乐能使人的生活变得美好,精神世界得到充实,给人类带来不可言传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培养人的良好品质。有了音乐,就拥有了更健康、更快乐的人生……。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们以美育为途径,以器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适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因素及各层次的关系,构建起以民族器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一体,认识民族器乐、学习民族器乐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明确目标地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1、全面开展横笛、口琴、竖笛、葫芦丝教学,普及民族音乐,让全体学生、老师通过学习民族乐器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这些民族乐器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演奏横笛、口琴、竖笛、葫芦丝的一般技巧,能够较为流畅地吹奏音乐课本中的乐曲。

3、在普及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器乐教育,培养一批特长学生与特殊器乐的特长老师。

(二)措施有效得力,促使学生热爱民乐。

为了推广学习民族器乐,培养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1、学习制度化。我们将每周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作为学生固定的学习时间,将多媒体教室、音乐室作为固定的学习场所,聘请艺术学校的教师进行特长培训。

2、搭建合作团体,给力民乐特色教育。特色的创建需要一支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证,我们与有能力的社会团体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如东方音乐学校、黄石市理工学院、阳光琴行等。现在他们有老师在我们学校定期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我们老师边教学生,也边教我们的老师,培训出更多的民族器乐教师队伍,以教学培育更多的学生,打造学校特色。

3、加大宣传,全面推广普及。相关民族器乐的图片,模型或实物在校园内布置、展出、陈列,增添民族器乐学习的气氛。学习民族器乐,除了部分学生,我们还发动全校老师、学生家长也来一起学习。

20189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植庭街13号     联系电话:15866130031     联系邮箱:tlzcjzx@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