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育人超市学科指导

初三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0-12-04 09:17 分类:学科指导 发布单位:寿光市田柳镇初级中学 点击量:279 【公开】

初三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学案

原作者:王小丽


一、常见病句病因归类。

病句辨析题是中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目,要正确答题,我们心须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否则,在答题时就会心里没底,手足无措。

1、 用词不当

例:(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谓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误用贬义词。将“处心积虑”改为“操碎了心”或“呕心沥血”等。

2)开展优教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生造词语。将“优教活动”改为“优质教学活动”。

3)为了避免地震后不爆发传染病,受灾地区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

错用否定词。将 “不”删去。

4)东风织布厂棉布产量增加了两倍,时间却缩短了一倍。

数量词用错。增加(提高、扩大等)用倍数,减少(降低、缩短等)用分数。故将“一倍”改为“一半”。

5)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关联词用错。将“只要”改为“只有”。

2、 成分残缺

例:(1)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缺乏主语。将“通过”或“使”删去。

2)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缺乏谓语。在“不畏艰险”前加上“具有”。

3)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缺乏宾语。在句末加上“原则”。

4)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个人成就大小。

缺乏中心语。在“有效信息”后加上“的能力”。

3、 搭配不当

例:(1)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情况有了提高。

主谓搭配不当。将“状况”改为“条件”或将“提高”改为“改善”。

2)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动宾搭配不当。将“发挥”改为“发扬”。

3)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主宾搭配不当。将“的祖籍”或“人”删去。

4)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动人的乐曲。

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将“一片”改为“一支”。

4、 语序不当

例:(1)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表数量的定语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后。将“几个”和“学校的”位置对调。

2)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主客颠倒。将“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与“广大市民”对调。

3)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谓语由动词性并列短语充当,两个动词有承接关系,前后颠倒。将“改正错误”和“认识错误”对调。

5、 句式杂糅

例:(1)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将“使人”删去。

2)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将“能否”删去。

6、 前后矛盾

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红花盛开在花圃里。

将“五颜六色的”或“红”删去。

7、 语意重复

例:(1)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出现在泰州主干道上。

将“不断”或“纷纷”删去。

2)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我国约65%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将“约”或“左右”删去。

8、 指代不明

例:小李和小王在路上相遇,他告诉他晚上到他家去。

代词所指对象不明确。此处的前两个“他”要用具体的人名或代称。

9、 产生歧义

例: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爱上生物了。

  这里的“生物”既指生物课,又是动物、植物的统称。此句可在“生物”一词后加上“课”。

10、不合习惯

例:(1)这个问题可以从二个方面来分析。

不符合用语习惯。“二”应改为“两”。

2)我做完功课,旋即回家。

用文言词不合口语。将“旋即”改为“立即”或“马上”。

3)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幸福的暖流。

有悖常理。将“地”改为“不”。

11、不合逻辑

例:(1)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分类不当。将“乒乓器材”删去。

2)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

概念间关系不当。将“和”改为“等”。

3)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成为素质优等生不是我努力的结果。

用三重否定,与本意相反。将“不”删去。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植庭街13号     联系电话:15866130031     联系邮箱:tlzcjzx@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