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地理 编制人:王建华
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重点)
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
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难点)
重点:三种降水类型,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难点: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74页内容,回答:
1、降水:————————----- (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1)——————————(2)———————————
3、补充: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
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
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4、降水量的测定
阅读课本活动材料,根据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下列问题: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世界降水的分
阅读课本75-76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课本76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
1等降水量线:--------------------------------------------------------------------。
2.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比较内容 | 降水量(较多、较少) | |
赤道地区 | | |
两极地区 | | |
中纬度大陆沿海 | | |
中纬度大陆内部 | | |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 | | |
达标测试:
1.“地形雨”多形成于:( )
A 、沿海平原 B 、内陆高原 C 、迎海风的山坡 D 、背风山坡
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赤道地区降水多 B 两极地区降水少
C 沿海地区降水少 D 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
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 )
A 、赤道附近 B 、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
C 、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 D 、两极地区
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mm,两次降雪分别为7mm和15mm,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 )
A 27mm B 20mm C 42mm D 22mm
5.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A.储水瓶 B.储水筒 C.雨量器 D.量杯
6.降水的形式包括:( )
A.雾、霜、云 B.雨、雪、霜 C.雨、雪、冰雹 D.霜、冰雹、雪
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 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
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9.读课本75页《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 附近地区降水最多,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
(4)世界“雨极”是印度的
(5)简述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