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化龙镇化龙初级中学

菁菁校园语言文字工作

经典传承国粹 诗联香满校园

发布时间:2018-12-17 10:50 栏目:语言文字工作 发布单位:寿光市化龙镇化龙初级 点击量:163 【公开】

经典传承国粹  诗联香满校园

——化龙初中开展“诗词楹联育人教育”特色校建设汇报

寿光市化龙镇化龙初级中学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镇办三年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寿光市“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亲情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诗词、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练,整齐美观,深得人们喜爱。但现今的语文学习,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当今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薄弱的问题。为继承国学、弘扬国粹,培养师生对诗词楹联艺术的热爱,激发广大师生鉴赏和创作诗词楹联的热情,提高师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文化育人的“中国特色”,学校开展了“诗词楹联育人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学校被授予了“山东省楹联教育基地”称号。

聘名家,打造诗词楹联教育氛围

自提出“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构想后,学校聘请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的姜洪佩、王效东、王树文、国乃全、柴良、李瑞成等诗词楹联名家担任顾问,成立了以朱建华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积极发动广大语文教师及诗词楹联爱好者参与,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此后,学校先后聘请王树文、国乃全、柴良、赵爱军、张乐增等多位寿光当地诗联名家为师生举办楹联知识、中国诗词发展史、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等讲座,通过讲座,广大师生对诗词楹联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祖国的诗联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校上下很快兴起了读诗、诵诗、写诗的热潮。同时,学校以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化龙分会为纽带,以校报《绿风龙韵》(后改为《化龙中学报》)为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学校上下形成了浓郁的诗词楹联教育氛围,先后有十六篇宣传学校诗词楹联教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在《寿光日报》《寿光现代教育网》发表。

同时,为营造更加浓厚的诗词楹联育人教育氛围,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自校门口沿东甬路向北,打造了一条中华传统文化长廊。同时,聘请市内书法名家,撰写了部分富有教育意义的诗词楹联作品,摘录了部分诗词楹联故事等,将文化长廊及教学楼一楼走廊进行了装点,至此,诗词楹联教育文化长廊初具规模。课余时间,学生们驻足走廊,不但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诗歌、俊逸的书法,还能够品读到风趣幽默的楹联故事,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了学生情操。

去年12月2日,为进一步深化诗词楹联育人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学校举行了诗词楹联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寿光市政协原主席、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原主席姜洪佩、新任寿光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赵爱军、诗词楹联特邀顾问刘经堂、刘乐堂等10位诗联书法名家到校指导工作。

与会的领导、专家转看了学校以诗词楹联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长廊,听取了学校开展诗词楹联育人教育活动的汇报,他们对学校打造中华传统文化长廊、编辑出版《诗词楹联教育》校本教材、将诗词楹联教材纳入了地方课程、开展“一周一诗一联”背诵、积累、笔记展评活动,以《化龙中学报》《寿光诗联》《寿光日报》等为阵地开展诗联创作活动等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本次活动中,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原主席姜洪佩、主席赵爱军、副主席王树文、张乐增等为全体师生进行了诗联知识讲座,他们分别细致地介绍了诗词楹联的历史沿革、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传承的意义以及楹联创作方法技巧,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报告,让全体师生对诗词楹联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深化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寿光市老年书法家协会的刘经堂、刘乐堂等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书写了学校校风、校训、名篇佳作以及个人诗词楹联作品,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临摹的素材。

寿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黄本新、化龙镇党委书记韩效启、化龙镇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三伟等也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对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出谋划策,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强名师,创建诗词楹联教育基地

开展诗词楹联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此,学校与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开展合作,鼓励爱好诗词楹联的老师积极参加当地诗联活动,不断强化自身素质。老师们认真学习、大胆创作,他们以《寿光诗联》《寿光日报》等报刊为阵地,创作、发表了大量诗词楹联作品。刘乐鹏老师出版了个人诗文集《雨思》、诗集《弥水之恋》,他的《七夕抒怀》《桃花吟》《自嘲》三首古体诗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诗赋》上,《轻舟垂钓》获寿光市中小学师生诗词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刘国刚、刘乐鹏、刘凤芹、隋美花等老师创作的五十余首诗歌在《寿光日报》《寿光诗联》《菜乡诗韵》和校报《绿风龙韵》发表;数十篇(首)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收入《圣城流韵》《城市之光》等书。目前,我校有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会员1人,山东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4人,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10人。教师诗联素质的提高,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实行校本教材课程化。为便于开展诗词楹联教育,给学生提供一套合适的教材,学校组织部分语文教师,紧扣初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编选部分经典诗词楹联作品、故事、知识作为校本教材,目前已编辑了两套。学校将诗词楹联教材纳入了地方课程,规定每周一上午第二节为诗词楹联教育课,各级部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制定了教学计划,组织了统一备课。诗词楹联教育课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为学校开展诗词楹联育人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学校诗词楹联教育的开展,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山东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高宝庆等,在寿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姜洪佩等人陪同下,到校进行了检查指导,他们对学校打造诗词楹联教育文化长廊、开展“一周一诗一联”背诵、举办楹联知识讲座、进行诗词楹联创作等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营造楹联教育氛围,不断深化楹联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顺利创建成为了“山东省楹联教育基地”。

育名生,开展诗词楹联教育活动

开展诗词楹联教育,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为引导学生对诗词楹联的热爱,学校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学校开展诗词楹联特色学校创建以来,学校脚踏实地、扎实认真的搞好楹联教育的各项活动:

一是以《诗词楹联教育》校本教材为依托,利用诗词楹联教育课时间,主要在七八年级,组织学生开展每周背诵积累一首诗词、一幅楹联作品活动,即“一周一诗一联”背诵活动。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诗词楹联的鉴赏水平。同时,结合诗联背诵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诗词楹联积累竞赛、笔记展评。

二是开展春联集萃评选活动。去年寒假,学校统一印制了《诗词楹联积累卡》,利用寒假时间,组织学生以自然村为单位,搞好传统春联的收集整理活动,要求学生收集那些格律上符合标准,上下联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完整统一的作品。开学后,以级部为单位进行收缴、遴选,设计精美的封面、装订成册,然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展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积极地动脑、动手,让学生体验收获的成功,更多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拓宽了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引导学生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感悟多样的情趣、多彩的生活。

三是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学校利用节假日,举行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诵活动。如:端午节纪念屈原爱国诗词朗诵、重阳节敬老爱亲诗歌朗诵、毛泽东诗词朗诵活动等。

四是举行师生诗联征集活动。去年国庆节期间,由语文教研组牵头的师生诗联征集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国庆节系列活动中大放异彩,本次活动共收到教师诗词作品51件(87首),教师楹联作品9幅;学生诗歌作品95首,楹联作品66幅。活动的举行,加大了“诗词楹联教育”特色校建设力度,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情感,使更多的学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诗词楹联育人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我们将在活动的规范和深入上下功夫,让诗词楹联在化龙初中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弥久飘香,努力打造成为寿光诗词楹联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镇南洋路2号     联系邮箱:sgshlzhlcz@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