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5项原则,灵活运用长胶战术
发布者:王瑞波发布时间:2024-06-18 11:04:11阅读(1631) 评论(0)
乒乓球比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品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比拼。技术是比赛的基本要素,解决的是打什么的问题;战术则是对技术的运用,解决的是怎么打的问题。
赛场形势瞬息万变,强弱、胜负、优劣随时可能发生转化。要抓住转瞬即逝战机,赢得胜利,必须加强对战术原则的把握和运用。我认为总的原则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只有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才能鼓舞士气,增强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技术实力;只有从战术上重视对手,才能深入研究对手,制定周密的战术,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灵活运用五项战术原则
<1>抢先上手,力争主动的原则
所谓的“先”,在时间上意味着早;在速度上意味着快;在位置上意味着前。抢先即是抢早、抢快、抢前。“先”与“机”连,“机”随“先”转,“机”在“先”中。在竞技场上,抢得早赢先机;抢得快赢时机;抢在前赢胜机。
我们常讲“两强相逢勇者胜”,“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一些孤独求败的武林高手,即使让对手抢先出招,也能后发制人;一些具有超强实力的专业选手即使被对手抢占先机,也能够后程发力,逆转取胜。
但在正式比赛中,这种情况毕竟是少见的,多数时候双方往往旗鼓相当或者整体实力相差无几。因此,只有立足于抓首战、抓开局,在比赛一开始就坚持抢先上手、抢先发力,才能控制局面,赢得主动。而长胶打法,速度慢、球又不太转,如果不能抢先上手,只会陷于被动。因此,必须“抢”字在先,当机立断,在发球时,要注意抢先进攻;在接发球时,即使不能抢攻,也要抢先发力,加强控制,在气势上、手段上压住对方;转入相持时,要抢先变化,通过打空档、打追身、打变线、打落点,使对手别扭、难受,在控制中转守为攻,争取主动。
<2>发挥优势,以长克短的原则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做到扬长避短,以长克短,必须对自身实力和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要做到“知己”,明确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弱点在哪里。其次是“知彼”。摸透对方的底子。
要在开局时观察。通过在比赛开局阶段的试探,弄清楚其器材、打法及技术特点,以此制定自己应对的策略,在比赛中坚持以我为主,以长克短。特别是在打关键局、关键分时,更要注意使用自己的特长技术,抓住对手的短处迎头痛击。
具体来讲,对不同的对手,应区别对待。
1、对直板左推右攻型的选手,宜采取压左调右战术,通过发近网短球及直斜两条线的奔球,创造主动上手进攻的机会
2、对横板两面弧圈球打法,则交替使用压左调右战术和压中路打两边的战术,在对对手前后左右的调动、控制中寻找战机。
3、对削球打法的选手,目前多为横板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反手以削磕为主,正手加转削拉结合,应当压住其反手,以长胶对长胶,一旦其用正手削拉,则要敢于发力进攻。
4、与直板单面长胶选手对垒,高手们一致的看法是要抢先上手,抢先进攻,抢先变化。这无疑是正确的。
<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
亦即“奇正”之“奇”、出奇制胜,就是在敌方想不到的地方、没做防备的时候予以痛击。在军事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牛陷阵等。
把这一军事法则用于乒乓球比赛中,就是要打破常规,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敢用新招、怪招和变招。做到败中求变,变中出奇,奇中用险,险中求胜。
在业余比赛中,特别是在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比赛时,更要敢用奇招和怪招。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出奇制胜,以弱胜强。
<4>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原则
比赛中,由于缺乏经验、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或者在领先时过于松懈,趋向保守,或者由于对手超常发挥导致局面失控、难以挽回,这类现象在比赛中是会经常发生的。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保持头脑冷静,及时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在技战术上作出调整,在领先时能够控制局面,在落后时实现逆转,成为衡量一个运动员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5>绝地反击,放手一搏的原则
在乒乓球比赛中绝地反击、以弱胜强的例子也有很多,看了让人荡气回肠,历久难忘。这说明在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比赛时,只有敢于放手一搏才能有取胜的可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搏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术问题,甚至说是一个心理问题。
当一场比赛大比分落后时,或者遇到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时,弱势一方常会采取搏杀战术。这时必须把输赢置之度外,抓住机会就主动进攻,全力进攻,通过背水一战的气势,给对手制造强大的心理压力,以此逆转战局。
最关键的原因均在于在比赛中采取了搏杀战术。专业选手在重大国际比赛中都能不计输赢,敢于搏杀,我们业余选手还有什么顾忌的呢?更要敢于搏杀,每球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