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教育云

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声》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 2020-12-28 18:53 发布单位: 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 浏览量: 614 【公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板书:声)

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字?

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答

       (板书:回——写在“声”字前)

        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兴趣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二、自读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三、识字

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点名读句子、指导朗读);

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看看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

2、实验

老师现场准备一盛水的杯子或大型器皿,将硬物投入水中以激起波纹,让学生观察并相互讨论。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能力。)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同桌互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五、朗读

分组自由朗读课文,并注意刚刚学习的生字,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六、感悟

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

(设置疑问,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能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颗石子,(  )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  ),又一圈圈地(  )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又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此部分为网传视频资料,即声波的形成)

4、提升: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拓展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问题——回声的应用

教室与音乐厅在空间布局设计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教学思路

首先,因地方教学环境所限,两年来没能教上美术,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诸多原因是我只能上交一份语文教案而非美术,同时希望老师能够体谅一个乡村教师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苦衷与无奈。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教学思路……

本堂课《回声》选自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加之小学生思维认知不够完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上,我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将教学难度压低,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验及适时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加上此堂课并非公开课,我将课时设为两课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与对回声的认识这两部分上,并在第一课时的识字环节中就加入了对回声的初步认知教学——用水中的波纹代替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并跟第二课时的视频资料相对应,加强并巩固学生的理解。在最后拓展部分,我设计了一较有难度的问题,尽管可能多数学生都无法解答,但宗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的乐趣。

最后,我还想申明一点,鉴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又是跨学科教学,此篇教案也并不如您想象中应具有的水准,然地方乡镇与城市教学确有很大差距,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这都是客观事实,我们只能立足于当下,并期盼有所进步。

谢谢!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