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教育云

营里镇西黑前小学

>学校首页>党建之窗>党建宣传栏>内容详情

在全市“四个城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刘曙光

发布时间: 2017-12-08 10:52 发布单位: 寿光市营里镇西黑前小 浏览量: 650 【公开】


在全市“四个城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刘曙光

同志们:

7月28日,市委召开了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全市“四个城市”建设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和《关于加快“四个城市”建设加速实现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现代化强市目标的决议》。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三四七”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以及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议精神,专题部署全面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有关方面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四个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快“四个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为顺利实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全市上下形成建设“四个城市”的高度政治自觉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作出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本民生持续改善,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断深化对未来发展的谋划,特别是结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筹划了一批事关潍坊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平台,18项重大事项纳入省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为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党中央对城市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愿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推进“四个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

建设“四个城市”,是责任、是期待、是关键,一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省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发展质量效益高、生态环境优、人民群众富、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文化强省”,打造“四个城市”是我市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担负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潍坊责任的主体工程和核心抓手,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在我市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我们要始终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内涵引领“四个城市”建设,同时以“四个城市”建设成果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潍坊应有的历史贡献。打造“四个城市”,是从潍坊的实际提出来的,是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三四七”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根本支撑,是实现“一个总目标”、做到“三个走在前列”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七个新突破”的有效抓手。潍坊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对产品、文化品、服务品及城市公共品供给质量的要求达到空前高度,能否比其他城市更有效满足市民的新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的兴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略便应运而生。建设“四个城市”是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抓手,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民心工程,更是重要的发展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四个城市”建设的全局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扭住不放、全力突破,为全面实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四个城市”,有竞争、有压力、有时限,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造“四个城市”,是在高度开放、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进行的,产业强不强,文化名不名,城市活不活,品质高不高,既是一个纵向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横向博弈、彼长此消的过程。当前,尽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更加激烈,竞争发展的措施推陈出新,都在以更大的力度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前期各级都在寻标对标,大家出去之后普遍感到,新常态下各地经济发展的力度没有减,发展的措施没有弱,发展的质量没有降。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主动应对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争得主动、抢得先机。建设“四个城市”是本届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四个城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有具体指标目标,有具体项目任务,有评价考核评估,有广泛的社会期待。我们必须把时间打紧,把措施抓实,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确保“四个城市”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四个城市”,有机遇、有基础、有共识,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城市转轨、动能转换加速推进,我市一批关键项目纳入全省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方案,形成新的重大机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了新一轮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氛围、大环境。我市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旺,完全具备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基础;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提高,加速进入品质型发展新阶段。特别是我们新规划的“四区四基地一通道”,为“四个城市”建设将提供有力支撑。抓住了这些事,“四个城市”建设就有了基本保障。“四个城市”建设承载了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夙愿。我们一定要保持潍坊人特有的创业激情、争先锐气、大市豪气,坚定信心,满怀信心,努力开创“四个城市”建设新局面。

二、以全面落实“四个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为抓手,扎实高效推进“四个城市”建设

建设“四个城市”,总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三四七”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坚持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潍坊特色,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一体、“三生”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轨、动能转换,全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推动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加速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

建设“四个城市”,要把握大局,顺应大势。一要坚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四个城市”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二要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把“三个走在前列”作为“四个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持续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行动,全面提升思路理念、境界标准和工作水平,做到思路举措按照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建设成果用走在前列来衡量。三要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四个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四要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破除制约“四个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为“四个城市”建设注入动力、增添活力。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四个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顺应人民新期待,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充分激发全社会建设“四个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着力打造产业强市。实践证明,产业是决定一个城市兴衰的直接动因,产业强则城市兴。打造产业强市,必须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加速构建规模大、结构优、质量好、创新力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要做强做优产业体系。要顺应产业发展大趋势,抢抓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大机遇,坚持三次产业统筹协调、融合发展。要打造农业强市。我市农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新六产”发展为农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和发展路径,全国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已经省委、省政府报国务院。要抓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加快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抓住创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个抓手,打牢农村产权制度这个基础,做强做大农村现代经营主体这个关键,强化农业创新发展这个根本动力,突出农业产业化、服务化、智慧化这个支撑,瞄准“新六产”这个发展方向,再造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制造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是打造产业强市的关键支撑,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和本钱。要全力打造工业强市,加速工业转型升级、上档进位。要加速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步伐。要深入实施企业“全面触网行动”和“千企上云计划”,总结推广潍柴、福田、雷沃云平台成功范例,加大寻标对标力度,特别是要组织全市企业家广泛开展寻标对标,同步推进机械、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传统行业500项技改工程,开展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科技换芯、电商换市“四换”工程,建设好千座数字化车间和百家智能工厂,确保在“两化”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工程。逐行业制定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持续打造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3个300亿级产业集群,突出建设好国家级VR、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要放宽视野、创新模式加速做强现代服务业。

加快制造服务化进程,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企业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个性化定制业务,输出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促进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生态系统。要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抢抓高铁枢纽新机遇,着力培育网络消费、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休闲健身等新消费热点。近期,由商务部门牵头,开展消费问题专题调研,寻找消费新增长点。认真实施全市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山东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以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批零住餐、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发展。

二要做强做优产业组织体系。组织不强,产业不可能强。核心是推进大中小企业优化组合、产业组织协同发展。我市一批“两群”企业加快成长,预计“十三五”末,我市可能涌现出千亿级企业7家、500亿级及以上企业10家、全国及世界“隐形冠军”8家,但总的看,我市“两群”企业数量还不够多、分量还不够重。要加大企业特别是“两群”企业培育力度,建立梯次培育名录,“一企一策”制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国际合作和跨界融合,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这方面潍柴等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经验,全市企业要积极学习借鉴。各县市区都要重点抓好一批百亿级、50亿级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作。要开展中小企业专项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平台,为他们全方位全流程提供人才、技术、融资、研发、营销等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打造百年企业的奠基工程。目前,我市已完成1797家规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达到67.9%。今年我市惠发食品成功上市、71家企业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要继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确保2018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完成规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要继续发展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联盟,协同解决好产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难题。

三要做强做优产业创新体系。产业竞争的核心是创新竞争,特别是在当前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更是如此!要把创新贯穿产业强市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重视创新、学习创新、研究创新、推动创新、参与创新,提升各级抓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统筹好技术创新与宽领域创新。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颠覆性事件随时发生。要把技术创新摆到核心位置,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等发展新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在优势领域抢占先机、赢得一席之地。要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把产业、业态、模式创新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依托我市良好的产业基础,一业一策,加快突破!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要加速跨界融合,大力推动一二三次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军用与民用、城市与产业宽领域融合发展。要深入实施品牌潍坊建设“一七六”行动计划,加速提升我市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地理标志品牌等各方面品牌建设水平。要统筹好机构创新与“双创”。要继续加大力度,增加我市高端创新平台数量,提升层次。依托规上企业,努力创建一批国家、省创新中心,争取龙头企业全部建立与行业地位相匹配的技术中心。市经信委要列出单子,照单实施。要突出抓好北航歌尔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福田汽车山东工程研究院、中国(潍坊)激光雷达谷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落地,确保“十一”前,十大农业创新基地、市工业研究院及十大产业创新中心挂牌运营,十大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年底前全部通过专家论证。要加大“三招三引”力度,继续大力引进或合办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单一的传统机构创新支撑不了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依托互联网和国家优越的“双创”政策,加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对我市“双创”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查找问题,制定更加得力的思路措施,推动“双创”再上水平。要统筹好政策激励和贴身服务。创新离不开优惠的政策和条件保障,更离不开专业化保姆式服务。要抓住政策激励保障这个关键不放,对国家、省、市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大督查。同时,要支持建设好各类专业服务平台,强化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尤其在市、县、镇街不同层级,滚动选择100项重点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列出清单,实行一项创新一个小组、一套政策,一个服务方案,促其健康成长,工作情况纳入考核。

四要做强做优产业承载体系。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环境、产业生态的竞争。抓产业、引企业,首先要注重打造产业生态。这方面,要认真学习借鉴青岛中德生态园、东莞松山湖、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打造产业生态的做法。①项目是产业的第一支撑。要把项目作为产业强市第一要务,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统筹增加项目数量,提升项目质量,优化项目结构,加快项目进度。要统筹好项目谋划、招商、审批、建设、运行、服务各环节,严防中梗阻。要统筹商务、产业、金融、科技、城建、健康养老、文化教育、外经外资、平台等领域,严防“单打一”。统筹好十个渠道,严防老模式老办法。对十个渠道,要逐一研究指导,逐一统计评价,逐一落实责任。目前,政府融资要求越来越严,要把降低政府债务比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红线,根本的出路在于提升PPP规范化运营水平,这方面,我市起步较早,做的不错,但潜力仍然很大,要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要抓住重点。当前,要重点抓好高端化工基地等15个投资过百亿元重大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方案的18个重大项目协调推进责任机制已经明确,要一刻不停地往前推。②园区是产业聚集的第一载体。园区的实质,是为产业发展打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小生态、小环境。要把产业生态建设作为各类园区、开发区建设的根本任务,评价的根本依据,坚持推动园区向特色园区、创新孵化平台、机制创新试验、专业机构服务转型。要对全市园区开展一次集中评估并予以公示,鼓励支持好的,鞭策中的,停办取缔一批差的。市商务局要梳理总结一批园区建设管理运营的新模式,在全市宣传推广,特别要总结推广好盛瑞配套产业园、中欧铝型材产业园、嘉实工业综合体、歌尔国际社区等新型园区建设运营经验,学习借鉴济南高新区、青岛中德生态园经验,加快滨海国家飞地经济试验区、体制机制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潍柴新能源产业园、歌尔智慧城、远成智慧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③片区、城市是产业的最佳承载体,片区是城市的缩影,城市是片区的组合。什么样的城市(片区)品质,承载什么样的产业。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过程中,城市(片区)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这恰恰是提出产城融合理念的现实基础,也正是一大批先行城市不遗余力打造高品质城市、高品质片区的用意所在。今年实施的市内重点片区改造,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产城融合的真正内涵,统筹产业与城市、产业与片区改造、产业与房地产业,以品质城市支撑品质产业。④人才是产业的根本支撑。要强化人才优先的理念,大力培育引进各类适用高端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创新型技能人才。要继续加大力度,加速培养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创业精神、使命担当、潍坊情感的企业家队伍。同时,要切实抓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对产业的承载能力。

五要做强做优产业更新体系。产业更新是必然规律,也是促进产业升级、保持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依法建立完善标准更新机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产业标准。要完善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并上升为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倒逼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用水等方面负面清单管理力度;要完善产业预警机制,定期对相关产业及企业发展前景进行预判,及时向有关方面发布警示性预告,并在具体分析前提下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要完善更新支持制度,制定配套政策、明晰产业目录,支持产业主体就地更新、自主更新,提升企业更新的效率和质量。

(二)着力打造文化名市。我市历史源远流长,资源丰富,但是文化的知名度不高,开发利用不够。开发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市,意义广泛而深远。

打造文化名市,首先要把文化资源挖掘好、梳理好、整理好。潍坊名人辈出,粗略统计,像虞舜、晏婴、郑玄、贾思勰、苏轼、刘墉、郑板桥等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就有150多位,近现代更涌现出王尽美、臧克家等一大批革命家、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名播海内外;历史典故众多,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杞人忧天等与潍坊有关的成语典故,目前确定的就有36个;自然遗产丰富,沂山被誉为“五镇之首”,山旺化石被称为“化石宝库”、“万卷书”,诸城恐龙化石群被认定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历史事件众多,齐国建都营丘、寒浞代夏、楚汉潍水之战、著名的潍县战役等等。要按照有利于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思路,摸清家底,认真梳理,深入挖掘。尤其要注重对潍坊历史名人、名胜、名牌、名品、名馆、名典、名企、名事、名论的分类梳理和挖掘,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划定范围、确定重点,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收集充实相关史料,为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打造文化名市,要把文化品牌策划好、培育好、打造好。文化品牌是打造“文化名市”的关键。要借鉴我省打造“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经验,在系统挖掘整合基础上,搞好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和核心价值提炼,集中打造城市文化主体品牌。这次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文化善地·大成潍坊”的城市文化主体品牌,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涵、完善体系、科学运作、扩大效应。要注重整合好我市国际风筝都、中国画都、中国金石之都等已有文化品牌,使之既能有效传承,又能发扬光大。要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学之都等新品牌的争取力度,力争尽早拿回来!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也要从各自的特色出发,努力打造一批亮点文化品牌。

打造文化名市,要把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要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请市委宣传部统筹,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分工负责,按照主题鲜明、实际实用、合理布局、合理时序原则,在全市统一规划打造一批高端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市里要重点抓好市博物馆群、美术馆群、名人馆群以及莫言文学馆和锦绣潍坊重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同时要同步提升好印象老潍县、坊茨小镇、杨家埠产业园、青州宋城、诸城恐龙谷以及沂山景区等已有景点景区规划建设运营水平。馆群建设要加大整体招商力度,积极引入战略投资商,进行整体开发运营。要充分利用好我市有影响力、教育意义大的文化资源,办好一批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基地。乐道院是难得的反法西斯教育基地,郑板桥、刘墉的廉政文化,张择端、苏轼、郑板桥、刘墉的书画艺术,王尽美纪念馆、寿广支部旧址、潍县战役等一大批革命传统教育文化资源等,都是优秀传统教育的好题材,要专项规划,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好,打造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历史文化艺术研学基地等,并注重使其由点成线、由线成片,形成规模。要策划办好一批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节会。我市的国际风筝会声名远扬,中国画节广受关注,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旋律,支持有关方面以市场化机制为主体,办好大舜文化节、陈介祺艺术节、红高粱文化节等文化节会,支持有关方面办好高端名人、名迹、名事研讨会。支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智慧文化,大力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好VR、AR软件及内容、动漫、互联网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等,探索办好数字博物馆、网上文化艺术节,争作智慧文化先行区。要大力开展文化招商,着力招大商、招名商,打造一批高端文化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集中力量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和重点园区建设,对已确定的117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要加强调度,集约资源,加快推进。

打造文化名市,要科学组织宣传推介,在提升知名度、美誉度上下功夫。酒香也怕巷子深。当前,一些先行城市竞相加大文化投入和宣传推介,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要精心策划,高端策划,借助外脑策划设计,形成系统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统筹内宣与外宣、网上与网下、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媒体与社会等各种渠道,形成立体营销网络。外宣,要有序推动潍坊文化上媒体、上网络、上作品、上场站;内宣,要加快潍坊文化进课堂、进酒店、进机关、进景区。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宣传的针对性、内容的客观性、形式的科学性,提升综合效果。各有关方面要组织市内外艺术家开展“写潍坊、拍潍坊、演潍坊、画潍坊、唱潍坊”系列活动,精心创作一批宣传推介我市的文学、书画、演艺、视频作品,开发一批精品电视剧、动漫、微电影、旅游纪念品等,讲好潍坊故事、树好潍坊形象。

(三)着力打造活力城市。活力是一个城市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直接体现。活力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前景。长期以来各地形成的发展差距,尤其是南北差距,活力是根本差距。要深悟南方真经,抓住活力之要,释放活力之源,加快打造活力城市,为全市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一要释放创新活力。我市有着优良的创新传统和创新基因,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展,去年在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测中列全国地级市第7位。但相比先进地区差距还很大。释放创新活力,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真正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好创新、抓好创新才能谋好发展、抓好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转换新旧动能,最根本的就是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一定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释放创新活力,就必须更新创新理念。扭住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统筹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统筹好“四新”与“四化”,统筹好职业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好重大创新与改进式创新,统筹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合作、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创新的体系。释放创新活力,最根本的是要在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先行一步、争得先机。让政府与市场,管与放,物与人的关系更加协调,使创新者的权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让创新的人有动力、有活力,创新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释放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要落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计划,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

二要释放创业活力。创业是财富的源泉,也是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一部创业史。我市区位优越,人居环境、产业基础良好,生活与创业成本低,特别是高铁的陆续开通,使我市成为天然的创业乐园。近年来,我们率先行动,推出了促进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5.8万户,居全省第2位,五年来全市新增创业人员27.8万人,我市的创业潜力巨大。打造活力城市,必须把创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设创业型城市为总抓手、总目标,着力构建国内一流的创业服务体系。要加大创业宣传引导力度,全员发动,全域联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业意识,让更多的人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有创业的激情。电视等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研究开设创业专题节目、栏目,全力对创业进行宣传、辅导、推动。要大力发展各类创业平台,推动各级政府创办孵化平台,现有平台要加快转型升级,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实施好新一轮创业基地发展计划,力争三年内实现面积翻番、毕业公司数量翻番、带动就业人数翻番。要优先推动创新带动创业,加快扩大创新创业比例,确保创新带动创业各项指标高于一般创业指标。要提供便利高端的创业培训。发挥潍坊创业大学、公共实训基地龙头作用,依托各大学、镇街、社区,广泛发展规范化实训基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订单式培训机制,使创业者们随时可以得到高质量培训。要完善服务。近期,武汉出台政策措施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我们要学习先进经验,系统研究促进当地人才创业、吸引外来人口特别是潍坊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配套措施,健全“鸢都创业证”制度,提升“创业服务云平台”功能,完善覆盖创业全过程的政策体系,加大潍坊创业城市宣传力度,在城市宣传中要突出创业城市、创业之城,让海内外有意创业者都了解潍坊、向往潍坊,来到潍坊创业。

  三要释放开放活力。开放是城市活力的不竭源泉。开放度、国际化水平越高,城市活力就越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开放;在一些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好,很多方面也在于开放得不够。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市场化步伐。全面梳理排查在产业政策、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资产管理等方面不公开不公正而制约开放的突出问题,逐一列出单子,进行整改,以更加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管理、科技、文化、民生、金融等宽领域的开放。要适应开放经济新要求,逐一研究扩大双向贸易、双向投资,发展外经、外包,引进外智、外标的有效措施,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市委常委会近期要集中听一次去年全市开放发展大会精神落实情况的汇报。要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自贸区及国家开放总体战略,借鉴先进机制、先进模式,实现对重点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突破。全面落实国家开放发展政策措施,及时推广自贸区及其他开放试点形成的114项改革经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滨海国家“飞地经济”试验区两大开放试验工程,力争早实施、早突破、早见效。开发区的核心职能是开放,国家设立开发区就是为了扩大开放。各开发区特别是省级以上开发区要率先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发挥好开放发展试验区的职能。

四要靠改革释放活力。改革是破解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释放发展活力的关键。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措施,努力在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程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要全面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要以“放”促“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清单管理,继续落实好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继续减少审批项目、审批环节、审批时限,推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验收新模式,落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以“管”促“活”,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出发点,创新监管方式,加快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对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等,实行审慎包容的监管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并落实政府优先采购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深化扩权强镇试点,再选择一批重点镇,推动权力下放、职能下移、力量下沉,放活基层。要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增强和释放社会活力。积极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推进民间互助和志愿服务,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是居民参与社会治理、自主管理社区物业等事务的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物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其健康发展。要深化金融改革,释放资本活力。资本是最活跃、最基础的非人力资源,要加紧制订实施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计划,以改革创新增强保障金融安全能力、金融主体发展能力、金融资本聚集运营能力。精心筹备举办全市投融资洽谈会。

(四)着力打造品质城市。城市是市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家园,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品质城市是“四个城市”建设的基础承载,是“四个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反映。近年来,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城市发展内在规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内外的广泛认同。要顺应动能转换、城市转型、消费升级新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产品优质、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形象优秀、生活优越的城市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的“五宜”城市。

建设品质城市,既要大处着眼,又要细处入手。城市品质,首先在大处。大的方面出了问题,其他的措施都无法弥补!一要搞好大规划。城市品质首先是规划出来的。要以高品质的规划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在规划的问题上,既要考虑效率,更要坚持统一,尤其是各专项规划必须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在统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二要构建大格局。坚持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地方特色、高点定位,以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导,正确处理好本市与周边,中心城区与各县市,生产与生活、生态,当前和长远等重大关系。市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加速蓝色跨越、突出中心引领、推进一体两翼、强化基础支撑、统筹全域发展”战略任务,要梯次展开、有序推进、一项一项落实好。三要构建大交通。交通,既关系城市效率,又事关城市品质。要统筹市内、市域与市外,统筹海、陆、空、管道各种方式,着力打造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要依据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紧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特别是确定的10项重大交通项目,要加快推进!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坚定不移抓好。四要开发大片区。市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大片区开发是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途径。要总结成功范例、强化指导培训,建立协调指导机制,加快提升各级大片区开发水平。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要抓住当前棚户区改造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质高效规划开发一批大片区,为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支撑和示范。

城市品质好不好,细微之处见分晓。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因此,建设品质城市,必须在精细之处下功夫。一要打通微循环。强化“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加紧完善城区路网,畅通微循环通道,推动一批封闭街区开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通全部可以打通的断头路、丁字路;统筹规划建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实施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专项计划,制订停车业发展政策措施,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和商业化停车场,在背街小巷采取单停单行、单停双行等措施,增加停车便利性,并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二要开展微整治。我市城市管理总体不错,但精细化上差距较大。要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整治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尤其要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倒乱扔、乱贴乱画,以及林木枯死、绿化带散乱、广告牌破乱、宠物管理等开展一次专项排查整治,并建立微整治长效机制。三要规划打造好微空间。最近市高新区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和小型绿地,收到大效果。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把微空间规划建设作为全市规划提升工程的重要方面,利用闲置地块、街巷空间、公共建筑周边空间,规划建设一批小型绿地、口袋公园、街心花园、便民图书馆、小型运动休闲场所等,满足市民新需求。以上“三个微”都要制定专项规划、计划。市规划局要牵头抓好规划、指导、评估。

打造品质城市,要注重硬件,更要注重软件。城市品质首先是“建”出来的。“硬件”一定要硬起来!一要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去年统计,我市共有划定范围内各类棚户区25万套,涉及居民近百万人。去年、今年分别改造4.3万套和8.6万套,涉及居民近50万人。要坚决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2018年底前改造18.5万套,力争到2019年全部完成。全面提升棚改质量和水平,确保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要建设“双修”城市。要抓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各项工作。关键要实施好全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年内新建海绵城市项目24.2平方公里、综合管廊10公里。新、改、扩建市政道路工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新老城区建设都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今后新建片区、园区、景区一律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一律不再用大理石、花岗岩铺设路面,逐步实现75%以上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打造绿色城市建设“潍坊样板”。三要完善城市配套。高品质的配套是品质城市的体现和保障。市高新区率先提出按照二线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对提升城市品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要全面对标先进城市,提升城市配套标准和水平。要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供气、供暖质量和水平。要建、引并重,大力发展一批高端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文化、休闲、体育、健身机构,打造公用事业建设示范区。

大力提升城市软品质。一要智慧化。由市智慧办牵头,加紧制订智慧政务专项规划,加快建设政务大数据和智慧政务平台,提升智慧治理水平。要加速民生领域智慧化,引进国内外高端智慧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等机构,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流服务。这项工作要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立下责任状,确保尽快到位。二要便利化。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群众仍然感觉办事难、办事慢,各种服务平台还不够健全,服务功能、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要结合“放管服”改革和“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开展一次群众服务需求大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列出清单,加以解决。《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热线建设完善群众诉求反映处理机制的意见》已经签发,要确保按照确定的时间运行。要大力推行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上缴费等,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若干先进城市在“放管服”方面陆续创造了“最多跑一次”、“店小二”式服务、大部制等先进经验,要加紧复制推广。在二季度中心城区市民满意度调查中,社区管理服务得分最低,要开展专题调研,力争尽快改善。三要诚信化。诚信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是城市品质的精髓。在2016年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我市位列全国259个地级城市第7位。这是我市最珍贵的一块品牌,一定要宣传好、珍惜好、发扬好。要落实好诚信建设五年规划,打造诚信潍坊品牌。四要国际化。要把城市国际化作为打造品质城市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措施,作为评价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准,继续认真实施全市国际化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企业、产业、园区、市场、金融、科技国际化,推广国际化标识,大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连锁酒店、养老医疗机构和学校,再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年内对规划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并完善相应措施。

打造品质城市,既要注重外在感观,更要注重广大市民的心理感受。要不断提升城市外在美。一要治污减排。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处于关键期。中央环保督察组即将进驻山东,各级要高度敏锐、迅速行动,全面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精神,加快解决环保领域突出问题,全力抓好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落实。要把迎检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促进城市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契机,对环境质量差、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污染企业、重点污染源,该关的关、该停的停,确保不出问题,对督查组交办的环保问题,要即时受理、快速查处、按时反馈。要切实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省里印发了《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各级要按照方案要求,全面梳理突出环境问题,制定专项方案,加快整改。要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十大工程”,突出抓好扬尘管控、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土壤固废污染治理等十个方面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禁烧禁放”,确保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0%以上并逐年改善,水利等部门要专项研究解决黑臭水体问题,力争2020年前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打好气、水、土三大战役,不断提升环境质量。       

  要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加快解决结构性污染。二要植绿增绿。统筹实施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破硬造绿,对中心城区裸露、闲置地块进行植绿增绿,再新建、改造城市绿道100公里以上,努力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加快构建和提升以河流、湿地为重点的水生态系统,打造生态潍坊新流域。三要注重特色。特色是城市品质的精华。要着力解决城市和建筑规划“千城一面”的问题,着力打造城市特色。建立建筑设计雷同性审查制度,打造特色各异的城市建筑群。要切实保护好、开发好古村、古镇、古城、古建、古街等,留住人们的美好记忆和乡愁。

评价城市品质高低的最终标准是市民的认同度、归属感、美誉度。要把品质城市打造到广大市民的心中、游客的记忆中。一要打造平安潍坊。扎实开展平安潍坊、和谐潍坊建设,全面提升生产安全、生态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水平。二要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有关部门要专项研究,拿出措施,注重把握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特点,建立和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消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把服务工作做到细微处,做到心坎里。三要关注市民疾苦。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把保底工作做好,把扶弱工作做实,持续扩大财政对民生支出的比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残疾人及孤残儿童救助保障,加快建设城乡安居工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让每个家庭没有后顾之忧。四要充分尊重市民主人翁地位。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有序发展民主政治,让广大市民更多地参与到城市治理和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维护好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健全基层自治机制,增强群众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水平,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领导,优化机制,汇聚“四个城市”建设强大合力

  “四个城市”建设涉及面广、要求高、持续时间长,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高效扎实推进。

一要强化领导。“四个城市”建设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推进。为了加强统筹协调,市委成立“四个城市”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四个城市”建设,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四个城市”分别设立专项委员会,分工负责抓好各自领域的“四个城市”建设工作;各级都要参照成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上下贯通、横向统筹的组织领导体系。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四个城市”建设中的力量汇聚作用、法律监督作用、智力支持作用,为“四个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二要落实责任。“四个城市”建设是全市大局,要以严肃的政治纪律和严密的责任机制保证全市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市委常委会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存在问题的汇报,研究提出解决措施;要把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情况作为市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常委要分工负责,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每年民主生活会要专项剖析履行“四个城市”建设职责的情况。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所在地区单位“四个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协调;分管的同志和内设机构既要积极主动做好分管领域的工作,又要主动担当、相互补台;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领域的工作负总责,敢于牵头,善于牵头,各配合部门对本部门职责内工作具体负责,同时要积极主动配合支持牵头部门工作。

三要突出重点。要全面落实“四个城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计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突出指标引领。对规划计划提出的各项指标、目标,要盯住不放,加速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月到周,加强调度,确保落实。要强化核心支撑。各项规划计划都确定了一系列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片区园区等,要列出清单,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逐一定期对照检查,确保按计划顺利推进。要创新体制机制。“四个城市”分别都有专门的体制机制创新任务,要落实好规划计划提出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任务。要持续寻标对标。及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四个城市”建设注入活力。各级各部门要参照市里做法,突出指标引领、核心支撑和体制机制创新,逐一制定“四个城市”建设五年规划、三年计划,指导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四要扎实推进。要加强工作指导。各级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各级协调推进委员会研究解决。要强化示范带动。各级都要率先抓好一批示范区、示范点、示范片和示范工程,引领工作持续深化,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抓紧拟定示范区、示范点、示范片和示范工程,将其作为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咨询委员会,聘请高端专家加强指导。要加强舆论引导。各媒体要设立专题专栏,及时传递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及时反映各地进展,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加强考核奖惩。要完善“四个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把年度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结合起来,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要制订“四个城市”建设表彰奖励办法,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四个城市”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和奖励,直至记功。要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督目标落实、督任务落实、督工作实效,促进各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五要广泛参与。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市民当中,广泛开展“四个城市”创建活动,广泛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市县镇村(企)四级要同吹一把号,上下一个调,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加速推进。县镇村三级要把打造“四个城市”与落实各自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以高度政治自觉抓好“四个城市”建设。各行业各系统要突出特色,找准结合点,找准突破口,打好特色牌,为“四个城市”建设提供保障和动力。要大力开展“岗位建功”和社会“双创”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做标兵、争先锋、比奉献,为“四个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对于在“四个城市”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市民,同样可以受到表彰和奖励。

六要严肃纪律改进作风。要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来保障“四个城市”建设,把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市委全委会决议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讲纪律守规矩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四个城市”建设,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四个城市”建设情况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志,作为检验落实弘扬“四种精神”、强化“五个导向”的直接依据。各级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设立巡查暗访组,及时发现倡树敢担当、有作为的先进典型,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对重视不够,进度不快,工作不实的予以督导,仍不改进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追责。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四个城市”建设规划计划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团结奋斗,确保如期实现,加速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