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教育云

纪台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校首页>教师之家>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静待花开 用心耕耘 做优秀家长

发布时间: 2019-10-14 16:43 发布单位: 寿光市纪台镇第一初级 浏览量: 319 【公开】

静待花开 用心耕耘 做优秀家长

纪台一中     安庆联

内容提纲:

一、静待花开

1.  控制过严酿苦果

2.  溺爱不是真爱

3.  认识孩子特点,勇于放手

二、用心耕耘

1.增强父母修养

2.学会亲子交往

3.增进家校共育

 

引子:

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

前不久,咱们这儿遭受了重大灾害,今年的收成要受重大影响了,我替各位乡亲感到难过。然而,我想提醒大家,还有一件事更重要,更刻不容缓,耽误了就会影响我们一辈子。这件事是什么呢?这就是孩子的教育。

俗话说:知子莫如其父,知女莫如其母。那么,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请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谁是你的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2你的孩子喜欢什么颜色?

3.谁是你的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4.最使他感到苦恼的是什么?

5.他的最大忧虑是什么?

6.他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7.他最喜欢听哪些歌曲?

8家庭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9.在学校里他喜欢什么课程?不喜欢什么课程?

10.在他做过的事中,他最感到自豪的是哪一件?

11.你的孩子对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么?

12.他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13.他最喜欢什么电子游戏?

14他认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珍贵?

15.他最喜欢哪位老师?

16.他最不喜欢哪位老师?

17.在学校里,他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18.他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

19.今年最使他失望的是什么事?

20.他最不喜欢做什么家务?

21.他最近读什么课外书?

22.他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

23.在学校里他有什么绰号?

24.他一般在什么时候做作业?

   如果答对0~12个题:说明你对孩子不很关心,应该多和你的孩子交谈。

   如果答对13-19个题:说明你对孩子比较了解,但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孩子。

   如果答对20个题以上:说明你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应继续保持。

过度控制酿苦果

今年,“北大学子弑母案”深深刺痛了每一个做父母的心!北大学生吴谢宇用谋杀的手段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谢天琴,将尸体剁成碎块,用自己掌握的先进化学手段保藏,自己则逍遥法外数年,直到今年被抓。

吴谢宇,一个学霸,北京大学高材生,身高180以上,能做男模,能考状元,能赢得身边每个人的盛赞。

他的母亲谢天琴,是吴谢宇人生的创造者。追求完美,是谢天琴的人生宗旨。这一点,在对吴谢宇的教育上,非常凸显。永远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吴谢宇,不管是行为教育,思想教育,都追求做到尽善尽美。她不允许孩子有一点缺陷与瑕疵,要求近乎苛刻。她不允许人生有污点,所以丈夫去世后,和婆家处于断绝状态,甚至不允许吴谢宇接济靠拾破烂谋生的亲奶奶。她化悲痛为力量,更加专注在塑造“完美孩子”吴谢宇身上。

然而,当吴谢宇承受的管制、期待和压力,到达前所未有的顶峰时,便像无底线地充气球,最后气球爆了,充气的人也炸得灰飞烟灭。同归于尽的结局,早已埋下了炸雷。母亲最爱吴谢宇,而吴谢宇却痛下杀手,用行动给母亲致命一击,以此反抗母亲的爱。不管是杀死母亲,还是杀死母亲后做的一系列行为,都像是在向母亲宣告:“我的人生是我的,你别再控制我。”

吴谢宇希望能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母亲不允许,母亲似乎拥有一个遥控器,可以随时遥控他的人生。他害怕,惊恐,不满,认为,只有母亲不在了,他才能作为真正的“吴谢宇”活下去。谢天琴真的爱儿子吗?当然是爱的,但她爱的,是她塑造出来的孩子,而那并不是真正的吴谢宇。吴谢宇真的恨母亲吗?我想是爱恨交加的。他时常对外向母亲表达爱意,又恼于做母亲的“完美儿子”,那个“完美儿子”,不过是他按照母亲的想法,塑造出来的假人。而真实的他,从不曾被看见。

谢天琴和吴谢宇,作为一个极端例子,以一个极端的结局,展示了一段错误的亲子关系,最终会走向何处。

尘埃落定后,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该如何不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这个“最好”,多数带有自以为是的成分。

儿童心理学教授布拉夫曼博士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中,曾说:“父母从未想过孩子会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隐藏”的焦虑。许多父母常常会通过言语去教导孩子,而很少会通过问问题,去理解孩子对于某种具体情况的感受。”无法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人,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是父母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其实,最好的育儿方法,应该建立在你与孩子平等的前提下。接纳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即使这个想法,和你所想千差万别。

控制是毁灭亲子关系,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很多父母不明白,也找不到合适的边界。我认为,最好的边界,是接纳“他理应和你不同”。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第二次人生的执行者。他有自我思维,也有执行自己人生的完整权力,而父母,只能是建议者,旁观者。现在是时候去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了。

溺爱不是真爱

有一种说法“寒门难出贵子”,殊不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穷家富养,一味溺爱。现在人们常说初中生有着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其实,不是他们的生命力不够顽强,而是溺爱这个习惯让他们失去了平常心,承受不了一丁点的坎坷与挫折。

现在有多少伤害,是以爱之名。然而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吃苦。有多少孩子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从小到大没洗过衣服,甚至都没进过厨房;假期只能宅在家里学习、看书。

后果显而易见,他的自理能力、决策力、行动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有一个学生上大学后,因为不会装手机卡急到掉泪;军训时不会打行李包,哭了一路;连如何到马路对面坐公交都需要问路人……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其实没有。我本可以长大的机会都被父母夺走了。”

这句话,一语中的。

我们的孩子来到我们生活中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他们弱小,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有的父母就真的把孩子当成了流浪汉,当成了乞丐,他们把衣服给孩子穿好,把碗筷端到孩子面前,把钱塞在他们手里……然后对他们说:看,是我辛苦地在养你!于是,孩子真的就变成了流浪汉和乞丐,在父母日复一日的施舍中,他们慢慢就失去自信,失去尊严,失去生存的能力。然后我们又会大声说: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你为什么啥都不会做?

所有“巨婴”的诞生,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爱孩子,保护孩子,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但父母过度的保护,让孩子一点苦都不吃,当孩子独立去面对世界时,吃到的将是“苦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孩子就会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上歧途。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的挺拔。如果,因为不忍心,就不去剪掉横生的旁支,任其疯长,早晚世界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他剪掉。这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苦尽才有甘来。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父母给孩子打造出来一个无菌的环境,最后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废物。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我们总是说要好好爱孩子。可是却总在不知不觉中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问原则对错。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被爱是应该的,父母就该这样对我。

很多人成年之后还理直气壮地啃老,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更不懂关心和感激他人。有时候别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过多。同样,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白眼狼”,而是无限度给予的结果。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所以,如果我们只是给予孩子过分的爱,便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当我们打着“爱”的旗号,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不仅自己十分辛苦,也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甚至压制和否定孩子的自尊自主意识,让孩子变得像宠物一样:唯唯诺诺,一味讨好;一旦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接纳,又会惶惑不安,叛逆焦躁。久而久之,孩子默认自己是个什么都不会,并且需要别人来照顾的“宠物”,并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理所应当,不懂何谓感恩。真爱孩子,就不要把孩子当作宠物,什么都替孩子做好。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的没有界限感,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亲手培育出一个小白眼狼,误了孩子的一生!

许多家长分不清楚爱与溺爱,其实,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过度保护和管制。没有爱的挫折是伤害,而没有挫折的爱是溺爱。孩子不光要得到关爱,更需要得到关于独立的培育,得到希望和梦想。从现在开始,我希望每一位家长能够检视自己,我们在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

认识初中生特点,勇于放手

孩子进入初中后,便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

1.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

2.自我意识的觉醒,身心剧变,容易动感情,表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

3.行动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喜欢并善于模仿。

4.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5.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

6.情绪的易于波动,理智与情感经常打架。

7.成人感增强,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很容易自以为是。

8.友谊成为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容易受朋友和小团体影响。

9.性意识的萌生。由于这个时期比较缺乏青春期知识、自制能力和社会道德意识,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格”的较多。

特别关注“初二现象”。“学习分水岭”,“七年级乖,八年级坏,九年级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家长也应调整教育策略。

于丹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换句话来讲就是,有一种爱叫放手,不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即使有再多的不舍,父母都必须忍痛放手,因为孩子的未来必须由他们自己去走。

只有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才会有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如果家长们永远让孩子躲藏在家长的羽翼下,孩子就不可能像雄鹰一样搏击蓝天。所以家长们应该懂得孩子是什么样的种子,就应该让它长成什么样子,放手也是一种爱。因为,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明智的家长,应学会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们不是居高临下,俯身教诲,而是站在孩子身旁,与他肩并肩,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

 

然而,放手不是不管。虽然初中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很强,但心理很脆弱,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否则自残;还有的孩子智商很高,但动手能力很差;还有的孩子观念很前卫超前,但性格很叛逆,行为很乖张。如果不进行干预,那么可能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发生疯狂上网、喝酒吸烟、打架斗殴早恋等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勇于放手,静待花开,也要积极干预,用心耕耘。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首先,增强父母自己的修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父母修养好,孩子才有教养。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场,我们常说: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语,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应做到有修养,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高度,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如果父母的格局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父母要有大格局,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教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地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的路就更宽广。

    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原则或者虽有原则却屡屡破坏原则,那孩子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有原则,就是遵守规矩,原则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能因为爱去纵容,去破坏现有的规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父母有原则,才能教育出有纪律、道德感强的孩子。许多家庭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就是家里虽有规矩,但当孩子一哭一闹父母就失去了原则。许多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只要一哭一闹甚至不哭不闹,父母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降低底线,失去了做父母的原则。

家长要加强自身学习。坚持问题导向的学习,不要以忙为借口,读书、电视、手机、交流、听报告,做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要做学习型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不仅向孩子传递爱与知识,还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其次,要学会亲子交往

家庭教育的短期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好学精神。家庭教育的中期目标应该是找到与孩子兴趣契合的方向,促进对学习的热爱。家庭教育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生活幸福的人。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式。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和私有物品,请记住孩子因你而生,却并非为你而来。

家长不要:侵犯隐私;过分唠叨;孩子学习时家长玩手机、看电视;只问学习,不问成长;只看成绩,不看进步;过分比较;过分关注二宝;缺少陪伴。

建议:平等协商,君子协定,培养自治,加强监督,维护规则。要引导而非强制;倾听而非呵斥;放手放权不是不管;研究孩子,关注特质,精准施策,借鉴而非照搬,有横向比较更要有纵向比较,不一味表扬或批评;包容忍耐,容忍逆反;允许孩子犯错误;表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发现闪光点,鼓励独特性。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会耐心地倾听。

《史记》有句话说:“言能听,道乃进”,就是告诫我们,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话,才能有所得。但如今很多人都缺乏耐心,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完,总觉得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没有谁可以忙到连等待别人表达的时间也没有,因此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素养。

一个有修养的人,让人把话说完,哪怕其中只有一句有益,也应视为精神营养。父母的行为具有示范、榜样的作用。引导孩子学会倾听,父母首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还要引导孩子认识倾听的好处,从而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第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喜欢阅读胜过学校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阅读呢?

1、要读经典。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2、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

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3、不能死记硬背。

曾国藩曾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4、勤做笔记。

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

第三,加强沟通。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没什么感情交流。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为对方做了什么,基本不说出来,心想着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说白了这就是缺乏沟通的表现。

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更重要的是也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幸福。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先从自身做起,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

第四,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成功教育的第一步,莫过于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不少是独生子女,不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要想让孩子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或许在此过程中,孩子会做得不十分恰当,但是就是在这些小事的处理过程中,孩子才渐渐成熟起来。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他们不断地成长起来。

第五,懂得尊重他人。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得先学会尊重他人。

很多父母为孩子花钱从来不吝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却很少对孩子进行尊重教育,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先从感恩父母开始。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种小的事情、小的情绪让孩子熟悉这种感恩的状态,并最终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尊重。

第六,养成孩子严谨的品性。

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

时常听到不少父母说:“我们的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也是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归结起来,这就是孩子做事不严谨,就需要引导孩子做事的计划性。父母应该给孩子讲,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等。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严谨细致习惯,帮助孩子克服做事马虎、毛躁、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毛病。

第七,懂得自我批评。

有教育家曾说,“批评孩子,不如帮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批评,坚持自我批评。只有逐渐地学会了自我批评,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和原因。

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批评,家长一定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家长也难免犯错误,在孩子面前也要勇于认错,有错就改。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失去家长的威信。其实这样想完全是多余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如果诚恳认错,并加以改正,孩子对父母反而会加深理解和尊重,也会使孩子明白做人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加主动地约束自己。

第八,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师、家长,通过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知识更新或者增加一倍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之中必须时刻学习,才能保证跟上时代的节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与其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倒不如让孩子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更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

自学能力要从小培养,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呢?不妨试试下面三个方法。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父母就不用操多少心了。

2、引导孩子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

最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创造一个自觉学习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求孩子去读书,自己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全家人能够一起坐下来,一起读书,那么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要增进家校共育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家庭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类似“孩子就拜托老师了”的话,言下之意往往多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负责了。”

而事实上,孩子是家长的,不是老师的,家长要负最大责任才是。老师再好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产生读书的兴趣;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我有一种感觉好像孩子是老师的,老师在讲台上恨铁不成钢地说着某些孩子的不足或者家长做得不够,而家长们也只是被动地听听算了。

学习的好坏,家长责任最大。学习成绩好,自然有他好的原因,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靠他自己,还有部分家长的功劳。学习成绩差,总离不开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家长老师没管理好。同一个班学生,总会有好的,有差的。对老师来说,这是正常的,好的差的都只是班里的一部分;对你们来说,这个好的或者差的就是你家庭的全部。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觉得现在学习没什么用,考上大学照样没有好的工作。那你的孩子估计也不会对学习太重视。如果你花很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细节,那估计你的孩子想养成很多坏习惯也难。你天天看电视,玩电脑,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多少心思,或者他心里也会不平衡,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偏偏我不可以?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孩子对阅读也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旅游,孩子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在某些情况下,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接纳不等于赞同!接纳感受也不意味着接受孩子不合理行为表现,恰恰相反,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后,可以引导示范孩子怎样用正面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现状。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将孩子送入学校,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家长不光要自己努力,还要和学校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战线。

家庭和学校加强联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只有家校沟通才有助于孩子养成习惯的形成,杜绝孩子出现双重性格,就是在学校表现的很勤快而在家里却是另一副样子。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协调统一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交的,两者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要紧密联系起来。

家庭和学校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两者的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老师也能得到孩子在家的相关信息。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讲座,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活动,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共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沟通,家校合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处理好与学校和老师的关系,正确看待教师的教育失误,包容忍耐,私下沟通,尊重信任,统一战线,形成合力。再好的老师也会发生失误,要看出发点。 有时候,孩子不打是不行的,犯错的后果很严重,认错态度又不好,惩戒是需要的。但要把握度,牢记惩戒的目的是教育。

明智的家长,应学会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们不是居高临下,俯身教诲,而是站在孩子身旁,与他肩并肩、手挽手,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

我们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孩子的同行者,教育的成功不是培养出一个乖巧听话的宠物,而是帮助孩子在自主的成长中找到自我,收获自尊自信,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开阔的人生!从今天起,把“爱”藏起来一半,让孩子也学会爱与给予,懂得责任与担当!

各位家长,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孩子成功的基石,交往是孩子成功的手段,缺乏对情绪的控制是孩子成功的最大敌人。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少年手中,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中,让更多的家长关注教庭教育,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静待花开,用心耕耘,托起明天的太阳,和孩子一起努力,开创幸福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